今日资讯
强化管理体系思维 助力交通强国
信息来源: 中国交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7-27 07:35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在“基本适应”的基础上,向“适度超前”方向已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十四五”时期,如何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如何运用管理体系思维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如何提升交通从业者的管理和执行能力?强化管理体系思维不可或缺。

采用国际标准或者标准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2021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擘画了我国未来交通发展宏伟蓝图: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交通建设的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

ISO 9000族标准是在总结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的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和尊重,并且被各实体机构广泛应用,成为获证机构可持续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ISO 9001:2015版标准,可以指导获证机构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持续满足要求,并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管理手段,为其提供信心。该标准不仅带来质量管理方面的好处,而且成为获证机构用以提升价值、改善经营、降低风险的一项业务管理工具。

实施ISO 9000族标准,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为提高获证机构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方法;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技术壁垒;有利于获证机构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截至2020年年底,颁发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0余万张,数量居世界首位,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也极大提升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为企业“走出去”立下汗马功劳。

在交通运输行业,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乃至有涉外业务的中小企业,无一例外地都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获得了交通建设必不可少的“通行证”。但这只是企业跨入做大做强的“门槛”,在未来的体系运行中,还将面临扩项、年检等种种工作,以持续维护体系的有效性。

但是,30万张证书远远没有饱和,也不足以应对国内市场日益提高的质量要求。随着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国际标准的需求日益增长。采用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见,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程中,采用国际标准或者是标准国际化是大势所趋。

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管理体系思维

同一个世界,同一套标准。那么,什么是管理体系思维?

ISO 9001:2015标准条款中,提出七项质量管理原则:一是以客户(顾客)为关注焦点,二是发挥领导作用,三是全员积极参与,四是管理的系统方法,五是持续改进,六是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七是与相关方互利的关系管理。该标准采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管理体系标准框架,倡导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能够使用过程方法,并结合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通过满足用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增强用户满意度。

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管理体系的作用,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树立体系意识。具备体系意识,才有助于高质量发展。因为意识在先,可以适当采取预防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利用出现的机遇,最大限度持续满足标准要求。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标准采用“过程方法”,结合了PDCA循环和基于风险的思维,这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精华所在。任何活动通过树立风险意识、采用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过程方法,都能够有效控制偏离计划结果的各种因素,也就是防止跑偏,在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中,针对未来需求和期望采取适当行动。

二是建立体系思维。将体系思维运用到日常管理运行中,观念会得到较大转变和更新,比如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是设计出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来的;质量没有折扣,质量就是按照客户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质量是价值与尊严的起点,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等。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落实过程中,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思维,对转变观念、规范管理、强化执行力和公众满意度都能起到显著效果。

三是利用体系工具。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建立和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只是一项工作,年检迎审,机械地照搬标准,应付验收取证后,日常行为依然故我,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有效改变,就是我们惯常所谓的“两层皮”现象。这也是目前体系运行中,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事实上,要通过一整套自我监控运行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审核评价和改进,及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真正实现自我运行、自我监控、自我纠偏的良性循环。这一切,必须将管理体系当作一种管理工具,贯彻到日常行为之中。

只有在充分理解组织环境、相关方需求和期望,以及充分考虑风险和机遇基础上,在高质量发展方针指导下,建立各个过程质量目标,对各相关部门、各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规定,规范工作流程,通过有效实施过程控制实现预期目标,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承诺。

我国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好先行者。而这离不开有效的评价和指标体系,更需要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驾护航。